風險投資后管理介入的影響因素

在風險投資過程中,風險投資公司對被投公司風險企業的管理監控和“增值性管理”服務,與精心評估風險投資企業、策劃設計風險投資契約一樣重要,按風險投資行業的老話“三分選項目,七分靠管理”,足以說明投資后管理的重要性。Gorman和 Sahlman的研究發現,風險投資家在投資后參與管理活動上大約花費60%的時間。
風險投資后管理介入的影響因素
一般來講,風險資本是以股權投資形式進人被投公司,風險投資家對被投公司的影響,就從參加股東會、派員進入董事會甚至直接介入管理等形式體現出來。風險投資家對被投公司的管理介入的方式和程度的不同雖是由其自身的特征和策略不同決定的,但.研究發現,因投資階段、持有股份數量、投資行業、被投公司的運行狀況等因素不同而顯出管理介入方式和程度的差異。
(一)投資階段
因被投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風險投資后管理的方式和參與程度應有所不同。在風險企業的早期階段,由于創業者一般缺乏創業管理的經驗,管理班子不健全,各種關系網絡特別是市場網絡尚未建立起來,這時風險投資家的積極介入對風險企業的成功與否十分關鍵。此外,創業者在企業開始創辦的階段常常會遇到各種挫折或障礙,,并且伴隨著孤獨,風險投資家的介人不僅給創業者商業上的支持,而且還能夠給他們感情上的支持,使他們能調節與超越孤獨。隨著風險企業的發展壯大,增值服務的方式和內容將隨之變化,風險投資家介入程度可能沒有早期那么深,且多提供戰略管理方面的幫助。
(二)持股比例
一般來說,股權比例越大,參與越深,選擇的方式越多。比如,股份很少,可能只參與股東大會行使股東權力即可;股份多,則可能參加董事會、監事會、甚至派員出任總經理(或副總經理)、財務部經理等,顯然其參與的程度深得多。
(三)投資行業
根據所投資的行業性質不同,風險投資后管理的方式和介入程度不同。一般而言,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由于其不確定性大,風險投資家介入程度較深;反之,其他非高新技術企業,則介入的程度可以淺些。此外,風險投資家往往選擇自己較熟悉的行業進行投資,這樣可利用自身優勢對風險企業提供增值服務,其介入的程度將比投資于自己不熟釆行業要深。
(四)被投公司運行狀況
一般而言,在風險企業運行正常時,風險投資家介入的程度可淺些;而在風險企業面臨困境、出現經營困難時,風險投資家往往挺身而出,積極支持風險企業。新企業可能遭遇諸如未能如期生產出商品、大客戶撤回合同、關鍵人物突然辭職等困境。風險投資家在這種時候仍然要有耐心,提供支持,使企業度過難關。倘若風險投資家解決危機都無濟于事,則應盡早退出,以免造成更大損失。
風險投資機構的經營理念、風險投資家個人風格,被投公司所處的管理文化等,都會影響到投資后管理的方式與參與程度。
在界定風險投資后管理中增值服務內容劃分的基礎上,依據資源基礎理論,基于創業導向的資源消耗型特征,分析了網絡資源支持、后續融資支持、戰略支持、管理支持4種增值服務,通過提供不同的資源影響企業創業導向的過程。研究表明,VCs將自己的網絡關系提供給被投企業,拓展了企業原有的社會網絡,便于其獲得更豐富的戰略資源及開展合作創新,從而促進企業創業導向。VC憑借自己在金融界的人脈和資本運作技能,協助被投企業不斷籌集后續資金,使其能夠大膽地投入資金從事研發創新活動,敢于領先競爭者推出產品,并為促進創新的人力資源實踐活動提供資金支持,進而增強企業的創業導向。此外,通過參與企業的重大決策、協助企業進行戰略規劃,VC幫助企業發現創新機會和先動商機,提升高風險項目的評估準確性,增強企業創業導向。VC通過幫助企業優化激勵約束機制和組織結構,向創業者提供管理經驗來提高企業的管理效能,增強企業的創新實力和動力,從而提升企業創業導向。基于委托代理理論,指出監控為投資契約中的控制機制提供信息依據,通過控制機制影響企業行為,過度的監控將通過契約控制機制對被投企業施加過大的壓力,使被投企業表現出風險厭惡傾向,從而削弱企業的創業導向。
綜上所述,風險投資后管理與被投企業的創業導向間呈現一種較為復雜的關系,風險投資機構應根據企業的需求提高增值服務的質量和實效,以便促進企業的創新性、風險承擔性和超前行動性特征,同時把握適度原則,采用靈活的監控方式,以避免因過度監控而削弱企業的創業導向。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