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双乳被两男人夹击电影,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多毛,性色av免费观看,午夜成人理论无码电影在线播放

【干貨】2016年電視業十大趨勢

2016-11-02 行業研究市場營銷

展示(shi)量: 6687
2016年國內電視市場將在內容方面精雕細琢,隨著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交融的一體化發展,電視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競爭壓力不僅來自行業內部,更來自互聯網視頻行業,內容的爭奪便成為未來一年的國內電視發展的關鍵點。
 
廣電政策為電視真人秀降溫引導和調控節目發展
 
截至2015年底,中國電視熒屏上的真人秀節目如火如荼的演繹著各種故事,以不同的看點吸引著眾多電視觀眾的注意力。從歌舞競技到生活紀實,從演播室大舞美的投入到戶外山清水秀的親臨感,近幾年真人秀節目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收視高潮,明星大腕也逐漸成為了人們娛樂的主要“消費對象”。
 

 
2015年7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 《關于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民間簡稱“限真令”,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真人秀節目已成為上星綜合頻道的一個重要節目類型,部分節目“有意思”但沒意義,收視率雖高但缺少價值引領,有的甚至傳播錯誤價值觀或流于低俗。有必要對一些真人秀節目進行引導和調控,豐富思想內涵,傳遞正能量。
 
《通知》對電視節目發展的影響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糾正真人秀節目比拼明星陣容的傾向,融入主流價值觀,挖掘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
 
真人秀節目豐富了電視受眾的收視選擇,而近年來真人秀節目的形式和題材也在模式引入的探索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明星陣容的比拼逐漸成為了節目的重要看點,不應助長高薪片酬、奢靡生活等不良風氣,部分節目在節目內容的呈現上還需進行把控,不能為了追求戲劇化效果,而引起觀眾對真實性的質疑。節目內容需貼近現實生活,反應健康的生活格調,引導正確的價值觀。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本的創作導向,關注普通群眾,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自主創新創優。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要求,節儉辦節目,鏡頭下移,提高普通群眾參與真人秀節目的人數比例。
 
在引進、學習國外優秀節目模式的同時,充分利用中華文化元素,對引進的節目進行本土化改造,樹立文化自信,擺脫對境外節目模式的依賴,堅持開拓創新,真正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優秀的真人秀節目。
 
2016年,隨著《通知》提出的要求進一步落實,不僅是真人秀節目在嘉賓陣容、選題、表現形式、節目質量上不斷改善、提升,其他各類型的節目也將時刻以內容質量為上,在激烈的節目競爭市場中,力爭打造獨特化的市場標簽。
 
衛視爭奪暗流涌動綜藝節目比拼再升級
 
2015年末,各衛視陸續召開2016年招商會,從節目內容到頻道編排較2015年都有了不少變化,在變化中提升實力以防在激烈的競爭中掉隊。
 
晚間編排更是成為了衛視大做文章的重點,從貫穿每日的時段節目帶到重點時段每日不同的棋盤策略,縱橫交錯的晚間編排節目量整體得到提升,衛視綜藝節目的比拼在2016年將再上一個臺階。
 
隨著近幾年電視節目市場的日益繁榮,特別是季播的綜藝真人秀類節目大受追捧,各衛視紛紛在周末黃金時段主推季播綜藝節目。
 

 
2016年, 《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中國好聲音》、《最強大腦》等一系列“現象級”的季播綜藝節目繼續鞏固各自播出頻道的競爭優勢,同時湖南、浙江等衛視計劃創新推出 《旋風孝子》、《熱血90后》、《少年小鎮》、《機器人大賽》等一批面向青少年的季播綜藝類節目。
 
另一方面,在經歷了一年的探索后, “一劇兩星、一晚兩集”政策的影響以對各衛視頻道的編排進行了初步的重新塑造,眾頻道積極探索“920節目帶”以及湖南衛視另辟蹊徑地打造“730節目帶”都為晚間的收視爭奪增添了一些看點。
 

 
2015年江蘇衛視將 《非誠勿擾》改為單播,在周日晚間探索嘗試新的季播綜藝時段,收效不錯。為了迎接2016年空前火熱的競爭態勢,各大衛視在節目編排上都做足了功課。
 
例如,節目高產、資源豐富的浙江衛視、江蘇衛視雙雙出手 “綜藝疊播”策略,以無縫銜接的雙季播節目為收視競爭本已十分膠著的周末晚間更添緊張氣氛。 東方衛視另辟蹊徑,嘗試周一、周二欄目 “季播化”,以此打通“晚間季播欄目帶”,競爭熱度由周末蔓延至周中。
 
來自互聯網視頻行業的壓力與其他相關政策的影響,激發電視媒體化作一種動力,在核心內容上花費更多心思,積極創新節目、有針對性的開發新的目標群體和收視時段。
 
2016年綜藝類節目將從數量上的爭奪逐步上升至質量上的比拼。相信在衛視的節目市場中,將會看到一些新的亮點。
 
各大衛視固守“王牌節目”陣地制播分離持續深化
 
2015年底,各大衛視紛紛發布新年度媒體資源信息,依托強大內容招攬廣告投資。根據各主要衛視頻道釋放出的信號,固守“王牌節目”陣地,滲透“新節目開發”將成為2016年節目市場的競爭基調。
 

 
《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偶像來了》、《一年級》等王牌欄目繼續坐鎮外,湖南衛視還將推出 《旋風孝子》、《夏日甜心》、《元氣少年》等多檔新節目,探索全新市場空間。
 
同時,浙江衛視以 《奔跑吧兄弟》、《中國好聲音》兩大王牌牢守周五晚間檔, 《燃燒吧少年》、《蜜蜂少女隊》、《看我的》等新節目則于周六晚間跟進發力。江蘇衛視、東方衛視也均以品牌節目為支撐,逐步補充新節目鞏固競爭優勢。
 

 
大型季播節目無疑是各大衛視集中發力的要點,而老牌常規節目的收視號召力同樣不容小覷。2016年,部分頻道通過對老牌節目的創新,使其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
 
湖南衛視已宣布將對《天天向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版,全新推出的《天天向上》將打造主持人選拔、校際對抗、行業達人PK等“季播化”主題,為觀眾帶來全新體驗。
 
此外,江蘇衛視的婚戀類節目《非誠勿擾》將增設的子版塊《如果我是你》,以明星、嘉賓的犀利點評來回味現場最意猶未盡的瞬間;并在節目中增添網絡互動元素,除播出網絡精編版、彈幕版本之外,還將以網友的票選結果來決定女嘉賓的去留。
 
而在2016年新節目市場中,90后群體將成為衛視頻道重點爭奪的對象。長期以來,打造青春品牌一直是湖南衛視的發展戰略,綜藝節目作為其重要內容支點無疑是貫徹這一戰略的前沿陣地。
 
新一年中,湖南衛視先聲奪人,將在第一季度推出青年偶像挑戰類真人秀《熱血90后》;三、四季度持續發力,重點打造兩檔面向青少年的選秀節目《夏日甜心》和《元氣少年》。
 
湖南衛視在已有的年輕化定位上進一步挖掘90后市場將是對自身頻道戰略的深度強化。
 
無獨有偶,浙江衛視亦在2016年加大對青少年觀眾群體的爭搶。除了兩檔大型演播室選秀節目《燃燒吧少年》和《蜜蜂少女隊》之外,戶外真人秀《少年小鎮》更是以社交實驗元素為青少節目增添了一抹亮色。
 
一向在節目制作上堅持“自給自足”的湖南衛視,將于2016年開放周日晚間檔以吸納社會制作公司力量合力創新,與自身團隊形成良性互補。
 
“一劇兩星”影響深化“獨播劇”、“周播劇”各行其道
 
“一劇兩星”政策正式實施一年以來,衛視熒屏電視劇收視競爭逐日加劇,高質量、大制作的優質劇目廣受市場追捧。部分衛視頻道憑借雄厚經濟實力籠絡“大劇”占盡先機;而購劇資本不濟的衛視頻道則相形見絀。
 
2016年,“一劇兩星”政策的影響力仍將持續,強勢頻道不惜展開資本對抗,全力謀求“獨播”可能。江蘇衛視已為新一年提出“非大劇不播,非獨劇不收,非熱劇不收”的購劇策略,預期其獨播劇將占到六成以上。而向來以電視劇作為頻道特色的安徽衛視也同樣提高了對獨播戰略的重視程度,意在2016年實現三分之一的獨播劇播出比例。
 

 
獨播戰略在黃金時段內為衛視頻道所采用,而在黃金時段之外,“周播劇場”則成了各大衛視尋求收視突破的有效出口。受制于黃金時段內電視劇“一晚兩集”的體量限制,即使頻道已經掌握質量上乘、可進行壟斷性播出的獨播劇目,也必須以其他內容對晚間整體的競爭實力進行延續和補充。
 
黃金劇場后的“920節目帶”已經消耗了頻道內大量的節目制作資源,后黃金時段的收視比拼則重新回到了電視劇上。由此,“周播劇”成為了各大衛視進行后黃金時段差異化競爭的新試驗田。
 
早在2011年,湖南衛視已在國內首推“周播劇”概念,時至今日,貫通周一至周四后黃金時段的“鉆石獨播劇場”和“青春進行時”已成長為頻道內的兩大品牌劇場。
 
其中,“鉆石獨播劇場”主打古裝劇目,題材為清一色的古裝偶像劇和古裝仙俠劇;而“青春進行時”則以青春偶像劇見長。兩大劇場均以年輕觀眾群為目標,卻以不同題材進行區隔,可謂相得益彰。未來一年,浙江、江蘇、東方等衛視頻道紛紛加入“周播劇”陣容,周中后黃金時段劇目收視競爭之火熱不亞于周末晚間。
 
其中, 江蘇衛視試水周三、四周播劇場,以大制作古裝玄幻為定位; 浙江衛視重金打造《奇妙劇場》,巧借綜藝節目資源,開創 綜藝化電視劇新風格; 東方衛視則于周四晚間推出“心跳80分”周播劇場,主打 快節奏懸疑題材。
 
傳統媒體廣告市場陷入困局省級衛視市場表現堅挺
 
縱觀2015年國內廣告市場中各媒體表現,以電視為首的傳統媒體終于未能抵擋住新媒體的崛起之勢,廣告花費下挫趨勢明顯。據CTR媒介智訊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傳統媒體廣告刊例花費出現五年來首次下滑,且縮減幅度高達7.3%。
 
傳統媒體的困局與電視媒體低迷態勢關系較大。2015年前三季度,電視廣告收入同比較少了4.9%,較之去年同期數據由升轉降。究其原因,電視廣告收入的大幅下降與廣告時長的縮減不無關系。
 
時段廣告對于廣告主的吸引力或已疲軟,植入廣告等軟性合作方式則不斷受到市場認可。然而,軟性廣告方式多依賴優質內容,內容的有限則導致其對電視廣告大盤的拉動作用有限。
 
盡管2015年電視廣告市場整體低迷,但省級衛視頻道依然堅挺,以9.2%的同比增幅獨占鰲頭,而湖南、浙江、江蘇等重點衛視頻道表現尤其搶眼。
 
從各大衛視2016年廣告招標會所釋放的信號來看,重點衛視頻道仍將是提振電視廣告市場的一大動力。截至目前,湖南衛視已為新一年斬獲約75億元廣告招標額。
 

 
其中,王牌欄目《天天向上》聯合《金鷹獨播劇場》獲韓束10億元冠名;蒙牛則豪擲8億元冠名新晉真人秀《全員加速中》及《夏日甜心》;更有VIVO、OPPO兩大手機品牌分別以7億、5億元冠名《快樂大本營》、《偶像來了》。誠如上文所述,強勢內容資源是當下電視廣告市場中吸金的重要資本。
 
此外,打造融媒體、多渠道的廣告方案也是解救當下電視廣告之困的良方。2015年,春晚“搖紅包”、電商晚會的橫空出世即是電視媒體進行跨界廣告營銷的成功嘗試。
 
2016年,中央電視臺依托春晚、歐洲杯賽事等獨家資源設計了“春晚互動產品”、“歐洲杯系列全媒體互動產品”等,可謂是在融媒體廣告營銷方式探索上的又一力作。
 
網絡視頻行業用戶規模穩步增長主流視頻網站強化自制內容
 
據相關調查數據來看,自2008年以來,網絡視頻行業的用戶規模持續增長,尤其在2009-2013年間,其用戶規模年增長率均高居15-20%之間。截至2015年,其用戶規模已達4.61億;盡管近兩年增速放緩,但依然保持穩中有升的良好勢頭。
 
除了用戶基數的不斷擴張,網絡視頻在內容開發上的力度也不斷加大,尤其自2015年電視媒體收緊版權分銷之后,各大視頻網站大張旗鼓打造自制內容,試與傳統媒體比肩。
 
有統計顯示,2015年主流視頻網站自制內容呈現井噴之勢,共出品自制劇57部、自制節目55檔。其中不乏 《盜墓筆記》、《無心法師》、《他來了,請閉眼》等口碑之作,更有 《我們15個》、《十周嫁出去》等大型節目引發臺網聯動新模式。
 

 
2016年,自制內容仍將是各大視頻網站重點開發的業務領域,并進一步向強IP、大制作、高質量靠攏。目前,僅騰訊視頻一家公布的備播自制節目資源就多達15檔,題材類型囊括真人秀、脫口秀、美食、時尚、親子等主流綜藝元素,加之包括超級IP《鬼吹燈》在內的8檔精品自制劇,足見其在自制內容上集中發力的決心。
 
內容深耕之余,網絡視頻行業也不斷試水新商業模式。中國網絡視頻發展十余年以來,如何盈利始終是視頻網站面臨的共同難題。尤其在版權價格高居不下、資本對抗將近白熱化的今天,視頻網站無不在挖掘新的資本增長方式。
 
2015年,內容付費和視頻電商則是兩個初具規模的新商業模式。截止2015年12月,愛奇藝付費會員數已達1000萬以上,依靠電影、紀錄片、自制劇等內容資源,愛奇藝以高清、獨家、創新編排方式獨辟蹊徑,在免費觀看習慣根深蒂固的中國網絡環境中尋找到了突破口。
 
與此同時,背靠阿里巴巴集團的技術優勢,優酷土豆在業務領域和商業模式上進行了深度整合。未來的優酷土豆將依托視頻內容進行電商化操作,利用基于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搜索引擎等先進技術實現視頻電商和“邊看邊買”。
 
“網文劇”大行其道視頻行業構建多模式全產業鏈
 
2015年,由網絡文學改編的IP劇在電視熒屏上大行其道,并將繼續扮演新一年電視劇市場的寵兒。2016年,各大衛視爭搶的優質“大劇”中不乏根據熱門網絡小說、網絡游戲改編的劇目,譬如 《幻城》、《云之凡》、《親愛的翻譯官》、《微微一笑很傾城》、《錦繡未央》、《誅仙》、《九州牧云記》、《寂寞空庭春欲晚》等。
 

 
由于其原著內容所聚集的受眾群頗有一定規模且忠實度高,并以80后、90后人群為主,因此十分便于IP劇在年輕觀眾中推廣。也正因為IP劇市場潛力巨大,制作公司往往不惜投入高成本,以強大的演員陣容、精致的后期特效來打造一部部超級巨制。
 
2015年,最為成功的IP劇運營案例當屬湖南衛視熱播的 《花千骨》。該劇脫胎于網絡小說,借助在電視熒幕上的巨大成功掀起IP開發熱,同名網絡游戲和手機游戲等陸續推出。版權則由原著作者、電視劇制作公司、電影公司、游戲公司共同掌握。
 

 
對于電視媒體而言,湖南衛視在整個產業鏈中所扮演的角色僅為播出平臺,難以在IP前段的孵化和后續的開發中分得一杯羹。近年來,電視媒體亦不乏IP運營成功的先例,但多數是以綜藝節目為依托進行的后續開發,對于版權掌握的欠缺導致了電視媒體難在電視劇的IP開發中扮演重要角色。
 
與此同時,網絡視頻行業則推出了圍繞IP進行全產業鏈開發的新布局。在2016年媒體資源推介會上,愛奇藝提出“大蘋果樹模型”生態,即實現同一內容IP下的多種商業模式,包括廣告、收費、電影、動漫、電商、游戲等衍生生態鏈。
 
在IP開發前段,愛奇藝將通過做大做強版權內容、自制內容來對原始IP進行孵化,在此基礎之上后續開發電影、動漫、游戲等一系列衍生產品。
 
流媒體技術升級更新頻繁積極構建電視的客廳經濟帶
 
2015年小米、樂視等電視終端都紛紛更新了自己的產品線,暴風、TCL等品牌也推出了自己全新的產品,一時間4K、5K、HiFi、杜比等技術名詞回蕩耳邊,IPTV、OTT盒子、互聯網電視等終端在硬件上、價格上的比拼爭奪進行的熱火朝天。
 
與此同時,樂視、騰訊、愛奇藝、華數TV等視頻網站的內容或是根植于自家品牌的終端垂直延展,或是與其他品牌終端進行深度合作。然而,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各方都在積極探索新的運營模式,傳統的內容提供、點播購物增值服務的思路也需要有所突破。
 
“大屏幕,聚焦智慧生活”成為了行業關注的一個焦點,在傳統廣電行業積極調整策略打造新的媒體生態圈的同時,運營流媒體的各方也對發展策略有所思考:他們致力于建構電視的客廳經濟帶,將終端與內容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家用機游戲、電視音樂、電視教育、家庭醫療甚至VR(虛擬現實)、IMAX等方面均有所涉獵。
 

 
隨著PS4、XBOX ONE等家用游戲主機的普及,用戶對于客廳大屏電視、VR技術的娛樂需求也逐步增長;亞馬遜Fire TV盒子增加智能語音和智能家居遙控功能;海爾U+與小智機器人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將人工智能技術與智能家居更好地融合,強化用戶體驗;京東方擬投資32億建數字醫院,轉型智慧健康服務;TCL重點開發家庭互動游戲,關注親子教育等等囊括了家庭生活的不同方面。
 
TCL多媒體總裁郝義在演講中提到2016年電視+OTT盒子大概會有2億用戶,這是一個頗具前景的市場。硬件的不斷更新升級給用戶帶來了更好的體驗,而多樣化的內容產品也從不同角度豐富著新時代的家庭生活。
 
電視業迎來“+”時代電視行業傳播格局將重構
 
過去的一年,“互聯網+”成為人們聽到最多的熱詞之一,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全國人大會議所做的政府報告中也提到“互聯網+”行動,一時間紅遍祖國大江南北。
 
對于傳統電視行業來說,正在構建深層次的電視+互聯網媒體生態圈。電視本身具有內容強、受眾基礎好、覆蓋廣的優勢,“互聯網+”則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越來越多電視臺利用海量數據分析用戶資源,通過數據挖掘,引導用戶有線電視消費需求,開展點對點的推送和定制服務。逐步利用互聯網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優化產業鏈,創新行業發展模式則成為了電視行業追求變化的新方向。
 
互聯網廣闊的平臺為電視行業在內容、營銷、渠道和終端方面提供了諸多的發展可能。在內容方面,中國藍TV攜手樂視云展開相關合作,通過雙方對共享經濟的新理解,共同譜寫了合作共贏的跨界新篇章。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地面頻道與愛奇藝共同推出的《隱藏的歌手》節目獨創了全新的“四臺一網”模式、騰訊視頻和東方衛視聯合播出《我們十五個》、愛奇藝和東方衛視聯合制作《我去上學了》、愛奇藝和河南衛視共同開發《漢字英雄》等實例都展現了內容資源的跨屏合作。
 
在營銷方面,T2O、F2O等模式已被 《魯豫的禮物》、《女神的新衣》等節目率先試水,今年“雙11”天貓與湖南衛視、京東與央視兩兩合作推出跨界營銷晚會直接對壘,將打折促銷搬上電視熒屏升級為“消費戰”。受眾——消費者、用戶——粉絲間的快速轉換,注意力經濟、粉絲效應等收獲一網打盡,電視+互聯網的營銷在看似輕松娛樂的互動性傳播和交流中悄然升級。
 

 
渠道和終端更是電視媒體生態變革的前沿陣地,湖南衛視提出“一云多屏”戰略,有效整合新媒體通道中的用戶;各種互聯網力量也都在角逐電視屏的輸出,各種盒子、互聯網電視的博弈也構成了又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在電視+互聯網新的共生的關系紐帶下,2016年電視行業將繼續進行互聯網化的轉變,以內容為核心,建立整合新的營銷機制,逐步擺脫依靠廣告的生存模式,將平臺、制作方以及受眾等諸多利益方聚合起來,形成緊密的聯系,構建新的電視媒體生態圈。
 
電視產業發展方向面臨抉擇產業格局將向更開放、更全面
 
伴隨著媒體融合的發展浪潮,多年來處于領先的廣電媒體已經感受到了來自新媒體的巨大的發展壓力和挑戰,電視媒體也積極響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出臺的意見號召,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推動產業轉型發展,形成新的產業格局。
 
中央電視臺和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MG)在2015年都進行不同的嘗試,成為電視產業格局升級的先行者。
 
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級電視臺,以創新為轉型升級的原動力,在內容上引入社會力量,開門辦節目,近兩年播出的 《中國好歌曲》、《出彩中國人》、《夢想星搭檔》、《開講啦》等節目均收獲了收視與口碑的雙豐收。
 
電視臺還積極向新型媒體集團靠攏升級, 聶辰席臺長提出全力打造“智慧融媒體”的目標,央視各新媒體客戶端用戶數不斷創造新高,與京東攜手舉辦的“雙十一”晚會更是實現了電視、電腦、手機的多屏互動,在互聯網和電視屏幕間架起營銷的新橋梁,成為融媒體互動的經典案例。
 

 
此外,央視的廣告經營模式也在經歷向經濟助推平臺的升級,互聯網企業在品牌的塑造上也努力借助央視平臺,新興行業廣告的投放熱情仍然較高,央視廣告平臺成為了不少企業走向全國的窗口。央視廣告平臺將媒體、企業、消費者三者緊密聯系起來,不僅是廣告發布的平臺,也努力拉動內需、助力企業的品牌建設,力爭成為助推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SMG一直走在國內媒體集團改革的前列,2015年SMG召開戰略峰會表示將打造“電視+互聯網+產業”的全景營銷生態圈。SMG依托其多樣化的業務板塊得以建構了一個龐大、立體的戰略格局,這是一個強大營銷生態圈,通過平臺、生態和口碑,形成媒體和廣告主等利益群體共贏的生態圈。
 
SMG的生態戰略主要通過一橫一縱兩個維度共四個方面來實現,橫向的跨平臺、跨區域迅速推進新媒體融合,在地面頻道的基礎上實現跨屏跨區域聯動;縱向跨渠道、跨領域,推出多樣化的營銷解決方案,與零售百強第一名的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在央視和SMG等大型媒體集團的探索下,傳統媒體依托“互聯網+”思維有了全新的的發展,平臺性的延展帶來無限的機遇。電視產業的格局在2016年將進一步升級,朝著更開放性、全方位的方向邁進。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Copyright©創業聯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務與客服聯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