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迎來新格局

伴隨著期貨經營機構改革逐步推進,期貨市場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一是增量不增資的現象得到改變,過去市場創新雖然不斷加快,但是市場資金創新量有限,隨著近年來對投資者培育力度不斷增強;另一方面,投資者結構進一步優化,尤其是金融機構投資者發展迅速。與此同時,市場持倉量不斷加大,大多數品種法定客戶成交量和持倉量都呈上升趨勢。
過去4年內,滬深300(2553.435, -13.67, -0.53%)ETF基金逆勢超額增長42%,重要原因就是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帶動。4年前的滬深300股指期貨推出,首先是促成了滬深300ETF的推出,使得滬深300的現貨持有人日益擴大,通過數據能看得到,股指期貨上市之初還沒有滬深300ETF,只有300指數基金,一直到2012年5月份還有兩個滬深300ETF,現在A股市場上已經有了6只300ETF和30多個300ETF的連接基金和指數基金,較2010年4月份增長了17%。
4年多以來,國內股票型基金的總規模是從1.36萬億下降到了1萬多億,降幅達到25%。由此可見,滬深300ETF指數基金這4年,應該是逆勢增長,超額增長了42%,逆勢增長的背后,股指期貨功不可沒。沒有滬深300股指期貨,就不會有那么多資金有信心持有滬深300的現貨,有了期貨,持有人也就有了對沖工具。
回顧4年來,滬深300的表現,當前滬深300總市值也只有16.3萬億,4年多只增長了3%。和國內幾個大指數是有明顯區別的,這應該是近期迫切需要推出中證500指數期貨產品的實際背景。
滬港通開通,前期獲利資金有出逃跡象,一方面受到獲利回吐的謹慎,另一方面是受近期新股上市資金分流的影響,但從數據上顯示,滬港通當日額度在交易前一小時已全部用盡,可見A股仍對海外資金具有相當的吸引力,而且從中國政策面來講,政策紅利釋放對于后續的資金來源仍有有一定的保證,中長期仍有利于股指的看漲趨勢。短期的波動主要來源于資金在熱點板塊間的輪動。
滬港通首日市場高開低走,實際上延續了上周就開始的調整行情,滬港通利好此前已經大部分消化。從市場表現看,并沒有出現預期中的大幅震蕩,總體相對平穩,表明市場成熟度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滬港通落地,新股密集申購,本周還是股指期貨交割周,短期市場進入震蕩行情的概率比較大,盡管市場本身并不壞,但近期會有一個震蕩的過程。”
“昨日期指早盤高開,主要是由于‘滬港通’的正式推出。經歷此前長期下跌后,A股藍籌股相對港股有一定比價優勢,對境外風險投資公司投資者而言比較有吸引力。”雖然高開之后出現回落,但資本市場向外開放的步伐剛剛起步,長期而言,“滬港通”對于場外資金的吸引作用不言而喻,對于期指中長期上漲有實質性推動作用。
展望后市,期指目前點位易跌難漲,做多風險已大于收益,主要利空因素有四點。首先,期指前期上漲已經反應了所有利好;其次,年底資金緊張時間段漸行漸近。第三,期指已處于年內高點,目前資金兌現獲利的需求越來越明顯。第四,期指目前處于歷史籌碼密集區域,上行壓力較大。
期貨品種是服務實體經濟的載體,每新增加一個品種,就是拓展一個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領域,老“國九條”頒布十年來,期貨市場從原來8個品種,增長到目前45個,基本覆蓋了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
當前《期貨法》立法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下一步期貨市場法規體系將更為健全。業內人士認為,應該繼續大力推動期貨市場改革,一方面加快市場規則體系等基礎建設,積極推進對內對外開放,打破投資者入市障礙;另一方面應加快期貨衍生品市場發展,使場內、場外兩個市場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期貨市場運行成本也在快速降低。隨著各交易所陸續推出套利交易保證金優惠,單向多邊保證金優惠措施,據測算,三家商品交易所日均減免交易所近60億,法人客戶受益明顯,減免金額占一半,顯著降低了市場運行成本。
相較于歐美成熟的大宗商品場外市場,我國大宗商品電子市場在交易品種、運行機制、市場主體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距,更有一些市場違規經營,加大了區域性金融風險,整體上對促進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和優化大宗商品資源的配置作用并不明顯。因此,建立健全我國大宗商品場外市場,完善大宗商品市場體系,對于促進期貨市場功能發揮,實現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