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可以中斷嗎

我國大概有3億多人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今年有累計3800萬人中斷繳保險。而9月份,在2013中國養老金國際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珍也曾指出,在人社部做的一項調查中,有23%的工作人口中斷了繳費,讓養老保險中斷。
中國養老問題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也是十八大提上日程的一個重要議題。由于各種不定性因素,很多人在繳費中出現養老保險中斷問題。養老保險關乎職工的切身利益,隨意中斷職工養老保險關系,不僅損害了他們的合法權益,危及其將來最基本的生存與生活,還會造成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中斷繳費現象,會對個人造成嚴重的影響
1、養老保險中斷。養老保險中斷一旦產生,會嚴重影響將來養老金的領取,養老保險中斷的時間越長虧損的養老金越大。
(1)養老保險中斷期間不計算工齡,將來會虧損工齡工資;
(2)養老保險中斷期間沒有個人賬戶金的進入,將來造成個人賬戶金減少,計算養老金時會有一定的虧損;
(3)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會將一生所中斷的時間累加,累計中斷12個月就會前推一年計算養老金。
2、醫療保險中斷—醫療保險產生了中斷繳費現象,同樣會對個人造成很大的影響,影響有以下兩部分。
(1)中斷繳納醫療保險期間,不能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也就是說無論之前繳納了醫療保險多少年,但是在中斷繳費期間是不能享受醫療保險的所有報銷待遇的。
(2)中斷醫療保險繳費,還會影響您一生的繳費年限,國家規定繳納醫療保險男不低于25年;女不低于20年,中斷繳費有可能還會造成您不足累計年限的要求。
職工被迫中斷養老保險關系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據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種:一是企業改組改制,資產進行重組,企業一時拿不出錢來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費;二是一些停產、半停產的困難企業,連職工的基本生活費都發不出來,更無力為職工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三是被私營、民營企業兼并、承包、租賃或托管后的一些原因有企業、社區集體企業,不愿承擔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義務;四是不少與企業解除了勞動關系又沒有實現再就業的人員,由于沒有經濟來源,而無力再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根據現行基本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參保職工退休后的養老保險待遇高低與其繳費年限長短和繳費多少相關,參保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基數越高,退休時享受的養老待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風險投資公司認為,養老保險中斷是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的。首先,如果您是由于轉換勞動關系而導致的養老保險中斷,則可根據自愿原則以個人身份接續基本養老保險,對未接續的,則“不繳不記”。另外,對于因信息遺失而導致的養老保險中斷,是可重新補建并辦理的。
一般地社會養老保險不能提前支取;特殊情況下的支取,也只能是個人交納部分,其他進入社會統籌基金;如果續繳,要到辦理退休手續后,才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的一項決議成為社會持續熱議的話題,那就是合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成為政府新春送出的養老“大禮包”。不過,有專家認為,城鄉統一養老保險難以解決高品質的養老需求,百姓在養老規劃中仍需合理配置,商業保險公司應加快步伐,彌補養老缺口。
盡管落實城鄉統一養老保險將是跨越性的一步,但僅憑此還難以保證養老的質量,因此還要構建多層次養老體系。據了解,目前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分為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個層次,實現城鄉統一養老制度屬于基本養老保險范疇,而且一直被指“保而不包”,養老保險中斷現象也沒有效地解決措施。所以百姓要想安度晚年仍需適度配置商業養老保險。
“老有所依”可以說是所有民眾最基本的愿望。但是,從現實情況看,導致養老保險中斷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總結為民眾對于社會保障制度信心的缺失。另外,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依然不健全,養老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將難以得到更為有效的解決。所以,民眾要想解決自己或是父母的養老問題,最好及時進行商業養老保險規劃,為自己提供雙全保障。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