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家上市公司爭設并購基金
“這是一筆非常劃算的買賣。”一位創業投資人士指出,在國內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有業績支撐的新興產業公司估值一般較高,這對增厚上市公司的EPS大有益處。
上市公司爭搶設立并購基金
據Wind數據顯示,2013年到今年的10月10號,已經有30家公司公告設立了產業基金用于并購,其中有26家公司都是今年公告設立的。這26家公司屬于17個行業,其中有5家生物醫藥公司、有3家傳媒公司、有2家電子公司,這些行業都是目前二級市場資金青睞的新興行業。
今年以來,有5家生物醫藥公司公告想要參與設立產業并購基金,但出資的比例不是很高,5家生物醫藥公司設立基金的總規模都在30億元,上市公司出資總額尚未達到8億元。保健品、生物技術、新建醫療項目只要是生物醫藥公司的并購方向。
據券商人士所介紹,并購是醫療服務行業未來的一大趨勢,并購能帶來相關公司業績與估值的雙重提升,協同效應很明顯。而產業并購基金是先運作項目再擇機注入上市平臺的一種投資方式,這可大大減少直接注入的不確定因素。
新興產業成為并購熱點
2013年新股上市渠道仍然受限制,私募股權投資積極尋找上市公司接盤投資標的。自2011年開始,某上市公司先后已與很多上市企業簽署了發起設立并購基金的協議。此上市公司便在國內首創了“上市公司+私募股權投資”的并購模式。
據業內人士報道,2013年大多公司還僅限于接盤私募股權投資擬退出的項目,但從今年的情況來看,上市公司開始“私募股權投資化”,尤其是積極關注估值高的新興產業。
從Wind統計出的30家公司來看,可比的27個產業首期募集資金總額達到了174.26億元,但上市公司出資總額僅只有36.65億元,所占比例為21.03%。設立產業并購基金,除了上市公司出資以外,剩下的資金主要由私募股權投資向公眾或者特定對象募集資金。
上市公司并非沒有足夠金額的自有資金。由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可對比的27家公司截至2014年6月30號的貨幣資本總額為467.19億元,這一數額遠遠超過了并購基金的規模。
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通過這種方式可用較小的資金成本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來參與相關項目。同時,上市公司參與本身也為基金的退出提供了保證。由于目前產業基金關注的領域大多是醫療、穿戴、智慧城市、新能源等戰略新興行業,有非常好的市場炒作概念,因此二級市場算是上市公司支付給私募股權投資的另一對價。
“私募股權投資化”意在一舉多贏
從統計的30家上市公司的上半年業績來看,僅有兩家公司出現虧損,其余28家公司中報均有盈利,其中有24家公司的凈利潤出現了增長。
對于設立產業基金的主要目的,基本上所有公司都表示,應該通過各種金融工具和手段放大投資能力,圍繞公司戰略計劃進行并購,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wen)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