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壟斷競爭的一些問題

壟斷競爭市場的定義:是指一個市場中有許多廠商生產和銷售有差別的同種產品的市場組織。
在均衡狀態中壟斷市場價格要高于完全競爭。在長期均衡中,相對于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廠商,壟斷廠商沒有以可能的最低成本進行生產,所生產的產量也小于在完全競爭市場中應該達到的產量。壟斷廠商獲得的超額利潤被視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壟斷競爭時,不但產品價格高于最低平均成本、產量低于最低平均成本所對應的產量,而且廠商為了形成產品差別,在提高產品質量、進行廣告促銷等方面有著額外支出,使產品成本上升,造成資源的浪費。
但有的經濟學家認為,壟斷競爭中存在的產品差別可以滿足消費者多方面的需要,有助于增進消費者的福利。在非價格競爭中,廠商必須不斷開展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改進服務方式,也有利于增進消費者的福利。在這一點上,完全競爭市場就相形見絀了。在完全競爭市場上,產品價格雖然低廉,但同類產品都是清一色,無法適應消費需求的多層次性。而且,廠商在創新上也缺少動力。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產生壟斷競爭的原因所在:1、非均衡發展戰略導向
非均衡發展戰略既使一部分地方、一部分產業和一部分人先發展起來,然后通過先發展起來的地方、產業來帶動其它地方、產業的發展。因為要使一個地方飛速發展比使全國同步同時發展容易得多,效果也好得多,這只要從制度上進行傾斜就能夠辦到。正因為中國采取的是非均衡發展戰略,這就決定了較優惠的政策和制度創新行為只能給少數地方、少數產業或者少數人。
2、制度試點的持續化
在需求誘致性制度變遷下,制度安排是先試點,后推廣。但是如果在試點的時間上如果把握不好,使試點地區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創新持續化,從而與其他地區相比有較大的制度優勢,就會形成制度壟斷競爭。
3、特定地區的特定權利
改革開放初期的四個經濟特區,1990年以來的所謂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市級開發區、縣級開發區,等等。這些地區可以享受其他地區不能享受的制度安排權,這也是形成制度壟斷競爭的重要原因。
如中國收回香港、澳門,使得香港和澳門在制度的選擇上有較大的自主權,其實這種制度的選擇權利,就是該類地區在某些制度的選擇上具有壟斷權利。
壟斷競爭的存在有哪些消極影響呢?1、制度壟斷競爭是造成地區經濟差距的重要原因
一是制度優先供給權使制度壟斷地區的制度需求能夠較好的得到滿足,縮小制度供給與需求缺口,提高制度整體效益,從而有助于經濟的優先快帶發展而,而其他地區則沒有這種優越的條件。
二是制度優先安排權使制度壟斷地區能夠較好的抓住預期制度潛在獲得機會。有些潛在的利潤,只有搶在了前面,就盡可能多的獲取潛在利潤,從而在地區的經濟競爭中,處于較為有利的地區,使地區“馬太效應”更加嚴重。
2、制度壟斷競爭加劇了地方保護主義
制度競爭會出臺一些創新性的制度,但是也會出臺一些具有地方保護主義性質的制度。因為地方政府是一個獨立的利益主體,而各種資源和市場的有限性決定了地方政府會自覺或者不自學自覺的利用制度供給的自主權來安排有利于地方利益最大化(同時也是使社會或者國家整體利益的制度)。其他的地方也會跟進,也就說在出臺保護性的制度安排上,也存在競爭。這種類型的制度競爭就會加劇地方保護主義。
3、制度壟斷競爭導致了制度間沖突的加大
風險投資公司提示:由于制度壟斷供給地區為了尋求本地利益,會在中央允許的范圍內出臺有利于自己的新制度,有些地區甚至會突破中央的限制,出臺于已有利的制度,這就使得地方制度與中央制度發生沖突,損害了中央制度的權威性。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