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用戶旅行需求的APP在路上獲新一輪融資

移動旅行社區“在路上”今天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領投方為新天域資本,湖畔山南、IDG和紅點資本跟投。
淘在路上(在路上旗下產品)總裁唐一波表示,鑒于最近虛報融資額的事件愈演愈烈,所以在路上決定不公開本輪融資的具體金額。
2014年4月,在路上曾對外宣布獲得軟銀2000萬美元B輪投資,但這輪融資最后并沒有完成。據在路上聯席總裁李鑫介紹,最后沒有與軟銀簽約,原因在于雙方在理念及一些條款上沒有達成一致。軟銀融資告吹后,在阿里巴巴的牽線搭橋下,在路上于2014年底獲得新天域領投的千萬美元新一輪融資。
同時,在路上宣布與同程旅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目的地資訊及旅游產品分銷等方面開展基于移動端的合作,在路上作為同程旅游唯一的UGC伙伴為同程用戶提供游記、攻略及參考,而同程旅游將為淘在路上提供精選旅行產品。
搭建目的地旅行產品銷售平臺
此次與同程旅游合作是在路上繼續推進商業化的體現。
從2014年5月開始,在路上推出雙APP戰略,深耕旅行游記的同時推出“淘在路上”APP售賣旅行產品,開始商業化探索。
李鑫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淘在路上希望做成旅行類的天貓,不做旅行產品的供應商,只做平臺。
在路上團隊在110人左右,其中20人左右為BD團隊,負責去各個旅游目的地采購產品。淘在路上對產品的選擇標準是,以滿足用戶即時買、即時訂為主,即具有很強的目的地屬性。
據介紹,目前,淘在路上有五千個左右在線商品,提供機酒套餐、酒店客棧、門票、休閑娛樂、境內當地、境外當地、交通接駁等七大門類產品,覆蓋全球350個目的地,2014年銷售額為1.5億,淘在路上獲得的返點大概在3%左右。
雙APP打造商業閉環
豐富淘在路上的商品只是其商業計劃的一部分,在路上的更大規劃在于通過雙APP互通打造商業閉環。
李鑫對騰訊科技表示,游記類產品出現已超過十年,但在商業化上進展不大。在路上希望通過這個策略,證明游記類APP商業化也是可行的。在其的想象中,在路上與淘在路上將分別扮演不同角色。
在路上是一個攻略社區,淘在路上是一個旅行超市。通過在路上APP激發用戶旅行需求,引導有需求的用戶去淘在路上購買旅行產品,形成購物清單,系統根據購物清單為用戶匹配出行計劃,然后匹配推薦相應攻略和貼士,用戶出行后,再通過獎勵的方式激勵用戶去在路上寫游記。以此形成商業閉環。
這一閉環的形成需要對APP體驗進行合理設計。
李鑫介紹,在路上的游記已實現數據結構化,而兩個APP的產品設計以html5技術為主,共用一個后臺系統,可以無差別切換。團隊的下一步是進一步打通雙APP,產品仍在優化中,今年上半年將會有相對成熟的產品出來。
目前,在路上安裝量在2000萬左右,其中有20%也轉化為淘在路上的用戶,據了解,淘在路上安裝量為200萬,其中20%的用戶有過購買行為。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

創業聯合網是創業者和投資人的交流平臺。平臺擁有5000+名投資人入駐。幫助創業企業對接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同時也是創業企業的媒體宣傳和交流合作平臺。
熱門標簽
精華文章